我国域名总数下降为866万,其中.CN域名435万。网站数量下降为191万个,.CN下网站为113万个,占网站整体的59.5%。网站数量的下降与国家加大互联网领域的安全治理有关,网站等互联网基础资源的质量随着“水分”的溢出而得到提升。虽然网站数量下降幅度较大,但网页数和网页字节等互联网资源数在大幅度增长。
截至2010年12月,我国IPv4地址数量达到2.78亿,预计IANA在2011年2月将IPv4地址资源最终分发完毕,IPv4向IPv6全面转换更加紧迫。IPv6将原来的32位地址转换到128位地址,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地址,可以解决互联网IP地址资源分配不足的问题。目前有一些系统和设备厂商开始支持IPv6,但从IPv4尽快转换到IPv6,还需要从政策法规、技术标准、组织机构等等多个方面入手,确保能够顺利地从IPv4过渡到IPv6地址。
截至2010年12月,中国的网站数,即域名注册者在中国境内的网站数(包括在境内接入和境外接入)减少到191万个,年降幅41%。网站数量的下降与国家加大互联网领域的安全治理有关,网站等互联网基础资源的质量随着“水分”的溢出而得到提升。虽然网站数量下降幅度较大,但网页数和网页字节等互联网资源数在大幅度增长。
网页的规模反映了互联网的内容丰富程度。自2003年开始,中国的网页规模基本保持翻番增长,2010年网页数量达到600亿个,年增长率78.6%。
转播到腾讯微博
图 16 2003-2009年中国网页规模变化
从下表的详细网页情况来看,2010年动态网页增长幅度高于静态网页,静态/动态网页的比例已经从1.3:1降低为1.14:1。与此同时,平均每个网站的网页数达到31,414个,年增长率达到202%。
表 6 中国网页数
|
单位 |
2009年 |
2010年 |
增长率 |
网页总数 |
个 |
33,601,732,128 |
60,008,060,093 |
78.6% |
静态网页 |
个 |
18,998,243,013 |
31,908,739,278 |
68.0% |
占网页总数比例 |
56.54% |
53.17% |
—— |
动态网页 |
个 |
14,603,489,115 |
28,099,320,815 |
92.4% |
占网页总数比例 |
43.46% |
46.83% |
—— |
静态/动态网页的比例 |
|
1.3:1 |
1.14:1 |
—— |
网页长度(总字节数) |
KB |
1,059,950,881,533 |
1,922,538,540,426 |
81.4% |
平均每个网站的网页数 |
个 |
10,397 |
31,414 |
202% |
平均每个网页的字节数 |
KB |
31.5 |
32 |
1.6% |
中国国际出口带宽继续发展,2010年底达到1,098,956.82Mbps,年增长率为26.8%。
转播到腾讯微博
图 17 2006.12-2010.12中国国际出口带宽变化情况
表 7 主要骨干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数
|
国际出口带宽数(Mbps) |
中国电信 |
660612.82 |
中国联通 |
357433 |
中国移动互联网 |
49124 |
中国科技网 |
18120 |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
11655 |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 |
2 |
合计 |
1098956.82 |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与合作伙伴一起,通过IDC方式模拟测试互联网连接速度。
具体测试方式是:选取中国前20家主流互联网网站作为目标网站,以对这些网站的测试情况代表中国整体互联网速度情况。在31个省市均选取出样本点,将全天分成24小时,每个小时测试一次,通过机器模拟访问20个目标互联网网站,得到平均连接速度。
虽然我国有线(固网)用户中宽带普及率已经高达98.3%,但是全国平均互联网平均连接速度仅为100.9 KB/s,远低于全球平均连接速度(230.4 KB/s)。各省中河南、湖南和河北的平均连接速度排名前三,分别为131.2 KB/s,128.2 KB/s和124.5 KB/s。
仅通过IDC方式进行测试,有可能不能完全反映中国网民使用体验。以后CNNIC将陆续加入Lastmile测试数据,以更真实地反映中国网民互联网平均连接速度情况。
表 8 分省互联网平均连接速度速度
排序 |
省份 |
下载速度(KB/s) |
1 |
河南 |
131.2 |
2 |
湖南 |
128.2 |
3 |
河北 |
124.5 |
4 |
天津 |
120.4 |
5 |
四川 |
116.9 |
6 |
黑龙江 |
115.7 |
7 |
广西 |
115.5 |
8 |
海南 |
110.1 |
9 |
辽宁 |
109.0 |
10 |
广东 |
108.1 |
11 |
甘肃 |
106.3 |
12 |
内蒙古 |
105.9 |
13 |
北京 |
105.7 |
14 |
贵州 |
105.7 |
15 |
吉林 |
105.6 |
16 |
福建 |
104.0 |
17 |
山西 |
101.4 |
18 |
青海 |
100.0 |
19 |
新疆 |
99.4 |
20 |
重庆 |
97.0 |
21 |
浙江 |
92.6 |
22 |
湖北 |
88.6 |
23 |
云南 |
88.3 |
24 |
山东 |
87.8 |
25 |
江西 |
87.3 |
26 |
安徽 |
84.0 |
27 |
宁夏 |
83.1 |
28 |
陕西 |
82.0 |
29 |
西藏 |
76.6 |
30 |
江苏 |
74.4 |
31 |
上海 |
73.2 |
全国平均 |
100.9 |
数据来源:比对康普科纬软件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与北京博睿宏远发展科技有限公司数据之后,再利用深圳市迅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迅雷)的数据进行校验,得出上述数据。
基础资源是互联网的根基,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着整体互联网的发展质量。我们从四个维度衡量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的整体发展水平:每千网民IP地址数、每千网民域名数、每千网民网站数、每千网民国际出口带宽数。
u 基础资源指数计算方法
该指数以CNNIC每年两次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为基础进行综合测算。从2005年底开始,CNNIC对域名的统计从原来的单纯.CN域名扩展到全部域名类别,本报告对数据基期的设定从2005年开始。考虑到数据稳定性的需要,本报告选取2005年底——2007年中两年四次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基期数据。
指数权重计算:采用专家赋权的方式,共有来自政府代表、业界代表、互联网技术专家、统计学专家等14位专家参与打分,计算结果如下:
表 9 指标权重分配
|
IP地址数 |
域名数 |
网站数 |
国际出口带宽数 |
权重 |
0.3004 |
0.2435 |
0.2727 |
0.1833 |
各基础指标的指数值=本期网民人均拥有量/基期网民人均拥有量*100
基础资源指数=0.30048×IP地址指数+0.2435×域名指数+0.2727×网站指数+0.1833×国际出口带宽指数
u 基础资源指数计算结果
表 10 2005-2010中国主要互联网基础资源数量
|
IP地址(万个) |
域名(万个) |
网站(万) |
国际出口带宽(Mbps) |
2005年底 |
7439 |
259 |
69 |
136106 |
2006年中 |
8479 |
296 |
79 |
214175 |
2006年底 |
9802 |
411 |
84 |
256696 |
2007年中 |
11825 |
918 |
131 |
312346 |
2007年底 |
13527 |
1193 |
150 |
368927 |
2008年中 |
15814 |
1485 |
192 |
493729 |
2008年底 |
18127 |
1683 |
288 |
640287 |
2009年中 |
20503 |
1626 |
306 |
747541 |
2009年底 |
23245 |
1682 |
323 |
866367 |
2010年中 |
25045 |
1121 |
279 |
998217 |
2010年底 |
27764 |
866 |
191 |
1098957 |
表 11 2005-2010主要互联网基础资源数及指数基期数
|
每千人IP地址数(个) |
每千人域名数(个) |
每千人网站数 |
每千人国际出口带宽(Mbps) |
2005年底 |
670.2 |
23.4 |
6.3 |
1.23 |
2006年中 |
689.3 |
24.1 |
6.4 |
1.74 |
2006年底 |
715.5 |
30 |
6.2 |
1.87 |
2007年中 |
729.9 |
56.7 |
8.1 |
1.93 |
基期数 |
701.2 |
33.5 |
6.7 |
1.69 |
2007年底 |
644.1 |
56.8 |
7.2 |
1.76 |
2008年中 |
625.1 |
58.7 |
7.6 |
1.95 |
2008年底 |
608.3 |
56.5 |
9.7 |
2.15 |
2009年中 |
606.6 |
48.1 |
9.1 |
2.21 |
2009年底 |
605.3 |
43.8 |
8.4 |
2.26 |
2010年中 |
596.3 |
26.7 |
6.6 |
2.38 |
2010年底 |
607.1 |
18.9 |
4.2 |
2.40 |
表 12 互联网基础资源指数和分项指数
|
IP地址指数 |
域名指数 |
网站指数 |
国际出口带宽指数 |
基础资源指数 |
基期数 |
100 |
100 |
100 |
100 |
107.7 |
2007年底 |
91.9 |
169.6 |
107.5 |
104.1 |
124.2 |
2008年中 |
89.1 |
175.2 |
113.4 |
115.4 |
126.4 |
2008年底 |
86.8 |
168.7 |
144.8 |
127.2 |
132.6 |
2009年中 |
86.5 |
143.6 |
135.8 |
130.8 |
124.0 |
2009年底 |
86.3 |
130.7 |
125.4 |
133.7 |
118.0 |
2010年中 |
85.0 |
79.7 |
98.5 |
140.8 |
97.9 |
2010年底 |
86.6 |
56.4 |
62.7 |
142.0 |
82.9 |
从2005年到2009年,四种基础资源都在快速增长,但是由于同期网民规模也在快速增长,网民规模的快速膨胀,甚至稀释了基础资源的增量,使IP地址、域名等基础资源的千人平均拥有量不增反降。
从IP地址指数看,从2007年至今,人均IP地址拥有量逐年下降。IP地址是互联网最为基础的资源,没有IP地址,就无法接入互联网,因而,IP地址问题应该引起高度关注。如果未来IP地址指数持续走低,可能制约我国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
从2007年到2010年,国际出口带宽指数持续稳步增长,反映了中国互联网带宽资源的快速发展,而带宽资源的增长,为中国网民不断提升互联网应用体验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互联网速度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u 基础资源指数趋势分析
2007年底——2008年底,基础资源的四个构成要素中,虽然IP地址指数持续下降,但是由于国际出口带宽指数和网站指数保持稳定增长之势,而域名指数保持高位平稳,这带动了整体基础资源指数稳定增长。2009年以后,域名指数、网站指数都呈下降之势,国际出口带宽指数的平稳增长难以扭转其他三个指标形成的下降大势。2010年,域名和网站指数迅速下降,同时IP地址资源即将耗尽,基础资源指数明显下滑。
基础资源是互联网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基础条件,要保证中国互联网的基础资源不会制约整体互联网的发展,需要从几个方面着力推进:保障域名基础资源的稳步回升,提升国家域名的保有数量;推动Ipv6地址资源快速应用,扭转人均域名拥有量的持续下滑局面;优化国际出口带宽环境和宽带速度,推进中国互联网从宽带互联网向高速互联网转型;保持域名资源和网站资源的稳步增长。
转播到腾讯微博
图 18 2007-2010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指数和分项指数的趋势变化
[1]数据来源:网易有道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腾讯搜索技术研发中心
[2] IDC测速方式是指,在IDC机房中放入服务器,运行虚拟测试平台,模拟用户访问各个目标网站,得到测试数据。
[3] Akamai《互联网发展发展状况》2010年第二季度报告
[4] Lastmile测速方式是指,通过真实用户访问目标网站,得到测试数据。这一类测速数据可能会受到浏览器、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和内容分发网络等方面的影响。
[5] 这里的IP地址数,目前仅指IPv4地址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