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都估值850亿美元了,Twitter也估值70亿美元了,社交网络吸引了无数商业资本来掘金,也推动了现实社会中无数的人踏入数字世界。使用社交网络的好处人所共见,但迄今为止,这个人类历史上可能吸金最多的网络服务,依然无法妥善解决隐私问题。
Facebook拒绝了google爬虫对它的索引,这个可能是基于商业竞争的考虑,也带来了一定的隐私信息保护。在人人网上,你可以设置你的个人主页非好友不可见,似乎将所有的陌生人都挡在了门外。但隐私问题,远非一个开关那么简单。一个人的自我信息,并非是统统可见和统统不可见这两种状态的。
在药家鑫案子中,出现了一个所谓的“师妹”插曲,这位后来被学校否认并非本校学生的所谓师妹,在某个社交网站中,写下了力挺药家鑫的片言只语,一经传出,掀起舆论大哗,并直接上升到高等教育问题的性质。
类似的事情,在几个月前也发生过。复旦某个登山队在登山事故后,一位警察在救援中不幸牺牲。几个队员在社交网络上交换看法,这些看上去有点“冷血”的看法被截图流传出,引发网上一堆的道德批判。
这两件事本身的价值判断并非我想讨论的重点,但这类事引发出来的一个话题就是:人们在社交网络上和自己的朋友的谈论,属于什么性质的言论?是公开言论呢,还是私密言论?
事实上,人们对自身隐私的处理,其实是很复杂的。人们的确存在完全可以公开化的个人信息,也存在完全不可公开化的信息,但更多的信息是:人们愿意让张三知道,而未必愿意让李四知道;或者是愿意让宿舍同屋的人知道,而不愿意让自己的父母知道。在旧有的传统媒体格局下,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河水不犯井水。由于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一定的障碍(比如你在北京的同屋同学和你在上海的父母之间,几乎不存在交集),人们私下某个圈子里所说的话,很难进入到其人所在的另外圈子,更遑论所谓的公共领域。而私下里说的话,背后带有很多的情境,也没有那么多道德高尚感,可一旦放到公众的聚光灯下,便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更进一步的是,在传统的人际交流中,人们主要通过口语进行。这是一个很难还原的传播信息,除非一方抱有特殊目的进行录音。但在网络上的人际交流,一个截图软件就可以将人际传播的信息复制下来。特别是在社交网络中,很多人际交流的情境其实并非完全意义上的私密。传播者想当然地以为我只是说给某个特定对象听,但很可能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也有可能是旁观者),几秒钟之内,就给你“有图有真相”地传了出去,再往下,就有可能是给传播者带来无尽的烦恼。
社交网络的兴起,的确给公私两个原来还略显泾渭分明的领域间带来了一个含糊不清的地带,而且这个地带还不小。要求每一个人在社交网络上的表现都必须符合社会公认的伦理规范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而且也没有必要,如是只会培养出整整一代的虚伪者。但给用户在社交网络使用中大量设置开关(主要是一对多的交谈,一对一还容易解决):比如你准备和张三开始说话,设定为只可让李四可见,而和王五说话,又设定为只可让赵六可见,技术上是可操作的,但使用上是极其繁琐的。更重要的是,使用者不见得有这个意识需要保密。但如果这个意识被广泛接受和树立,这个社交网络,也变得十分之诡异:每个人是偷偷摸摸的。
于是,言论的自我审查变得越来越普及,原来只涉及到一批公众人物,比如明星名人,但随着微博兴起,公众人物的定义也变得十分含混。越来越多的V字认证用户——即使此人按过去标准无论如何不算什么公众人物——开始言论自我审查。一句漫不经心以为是和自己朋友私下里说说的话所引发的后果,套用个网络俗语,万万伤不起啊!
人们对自己私隐的开放程度,意识中是建立在某个特定对象或群体上的。但在网络上,就变得很难操作。而这种特定对象,不是什么建立一个朋友组、好友群就可以简单解决的,因为这个特定对象圈子随着每句话的变动而在变动。一直到今天,看不出有什么很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乎在网络上,要么你谨言慎行,要么,就会看到一句不慎重的话所引来的口水大战层出不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