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谷歌放弃在华音乐搜索服务、百度整合旗下音乐资源打造正版音乐,国内数字音乐行业正悄然发生改变,正版化加速的同时,收费时代也在到来。与当前视频行业一样,不久的将来,习惯数字音乐免费的网友或许将习惯为获得更优质服务而付费。
腾讯科技通过与多位音乐网站负责人交流获悉,各大音乐平台酝酿今年底或明年初数字音乐下载收费,并探索更多互联网增值服务。用户在获得原有基础免费试听服务的同时,可通过付费方式获得接近CD水平的ape、flac格式音乐或MV,并获得其他付费权利。
这将是近年来音乐网站少有的集体行动。包括QQ音乐、酷我、多米、酷狗等音乐平台已同意这种收费模式。此前,多米音乐总裁石建平透露,多米音乐将对优质数字音乐采取付费下载。酷我CEO雷鸣也表示,免费加收费模式是做大做强必然选择,酷我在尝试收费模式。
业内人士称,行业正探讨实施的音乐收费模式,是各大唱片公司与音乐网站共同讨论的结果。各家集体酝酿音乐收费模式的原因在于,唱片公司和音乐网站发展艰难,需要构建一个更健康生态链,在国内音乐版权保护加强、国际唱片公司施压及这6到7家音乐平台占据市场超过85%份额的情况下,也有一批希望获得高品质音乐的用户愿意付费。
但并非所有人都看好音乐网站再一次的收费尝试。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微博)即是其中之一,他对腾讯科技表示,数字音乐收费是全球趋势,中国用户能够保持和世界接轨,也是对原创者尊重,然而,用户多年养成免费习惯,从不愿付费到付费阶段有难度。“我希望数字音乐收费模式可成,但不会抱特别乐观态度。”
尽管在音乐收费的过程中会遭遇很多挑战,但不管怎么样,迈出第一步很重要。腾讯QQ音乐市场拓展组高级市场总监吴伟林指出,数字音乐要健康发展需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大家都同意收费,第二步是共同打击盗版音乐,第三步是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数字音乐之殇——大家日子真的很难
谈起数字音乐,不得不提及谷歌(微博)曾经的合作伙伴——巨鲸音乐网,在谷歌关停音乐搜索服务后,巨鲸彻底成为无水之“鱼”,搁浅在了数字音乐的海滩上。巨鲸CEO陈戈近日对腾讯科技透露,巨鲸人员已缩减到不能再缩减阶段,公司正在艰难转型。
巨鲸的命运并非个案,国内众多音乐网站生活艰难。互联网音乐没有好的盈利模式,尽管拥有巨大流量,但广告转化率并不高,而版权费用及运营费用却高企。酷我CEO雷鸣坦言,尽管酷我音乐用户突破2亿,每个用户实现的广告价值却非常低。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在于,音乐产业即使在线下也难以赚钱。这和视频行业不同,网络视频基本复制电视模式,电视模式广告被大众所接受,这使得网络视频的价值呈现,但当音乐触碰到互联网后,却无法像视频一样复制传统模式,酷我经过多年艰苦打拼,也仅仅是宣称告别烧钱阶段,基本实现打平,日子依然艰难。
这两年国内除多米音乐获得华谊和A8投资外,数字音乐领域投资并不多,投资人普遍看淡这一业务。李开复曾主导谷歌在华推出音乐搜索服务,但创办创新工场后,李开复对这一领域关注并不多。李开复表示:“你看我们投资50个公司,有几家是音乐的,我们要认为有商业机会的我们就会做,我是衷心希望数字音乐能够有商业机会,但我们认为很难。”
即便强势如当初的百度MP3搜索,面临命运的改变,其在百度地位已大幅降低。MP3搜索的流量一度占据百度整体流量三分之一,现在来自Alexa的数据表明,MP3搜索流量只有4%。在音乐版权保护加强、在线试听成潮流情况下,百度MP3不可避免的要被边缘化。
并非仅中国数字音乐如此,国外数字音乐产业也面临挑战,除苹果iTune音乐商店大获成功外,即便风头正劲的Pandora和Spotify命运都很坎坷,均无法摆脱亏损的命运。
以Spotify为例,其得到华纳音乐、索尼、百代等唱片公司支持,并接入Facebook平台,从欧洲火到美国, 2012年8月Spotify付费用户突破400万,活跃用户数也超过1500万。不过,高昂音乐版权费用使得Spotify一年亏5900万美元,濒临破产。
Pandora的商业模式取决于“获得授权以及向音乐和录音作品的版权所有人支付版税”。随着版税提高,Pandora亏损或将扩大。苹果iTunes、谷歌音乐、Rhapsody、Spotify都有可能构成巨大威胁。更早之前,数字音乐网站先驱Napster则在唱片业界围剿之下衰亡。
数字音乐的更上游——唱片公司日子也不好过。宋柯是中国唱片业风云人物,曾推出过汪峰、金海心、老狼、李宇春等歌手经典专辑,去年一度转型去卖烤鸭,并发出“唱片将死”论调。另一例子是滚石,从80年代罗大佑的横空出世到90年代李宗盛缔造的都市情歌,滚石在华语世界拥有很高地位,但滚石老板在金曲奖上不是发出感谢的话语,而是打出充满悲情意味的“请电信业不要再虐待唱片业”的横幅。
告别免费时代——构建更健康数字音乐生态链
数字音乐行业正陷入恶性循环,音乐网站、唱片公司、音乐人均未能从互联网快速发展中获益,不再努力创造好的音乐产品,反过来用户虽然获得了免费的音乐试听,但更多时候只能停留在过去经典歌曲中,用户本身也成为受害者。
“数字音乐产业链需更健康发展,很多歌手,包括词曲作者很努力,歌也很火,但他们可能没什么太多收入,这会导致真正有能力的人不再愿意创作。这些年在中国真正特别优秀,好的音乐作品比较匮乏。”酷我CEO雷鸣说,免费的模式并不一定对行业发展有好处。
数字音乐首先尝试的是下载收费,尽管云播放已成为潮流,但云播放更多的是用缓存技术,用户可在本地播放,但并不真正拥有。下载是真正拥有,拥有之后可把音乐导到各种设备。在下载收费的背景下,音乐网站会对缓存有数量限制,达到一定缓存数量前面音乐丢失。
雷鸣说,对于希望享受高质量音乐服务的用户来说,音乐网站可能会实施会员制,在音乐下载收费的同时,酷我希望在免费和互联网增值服务方面有些积极尝试。
QQ音乐市场拓展组高级市场总监吴伟林透露,各音乐平台和15家大的唱片公司共同讨论的模式暂定为包月收费,但会有等级划分,按照用户的需求来定制不同收费,等级不同权限不同。举例说,如果一个月用户付7块钱可以授权下载7歌曲,音乐品质达到128kbps;一个月达到20元时,用户可随意下载音乐,音乐品质能达到CD水平。
当然,这并非意味着坦途,酷我曾一直尝试收费,但用户付费率甚至低于千分之几。巨鲸也曾尝试走iTunes路线:向唱片公司购买版权,用户付费下载,但用户并不愿意埋单。即便歌曲价格低也很少有用户主动买单,大部分用户都来自各种促销的点卡赠送,平均一天收入只有1000元钱。最终巨鲸在数字音乐正版道路上折戟沉沙。数字音乐的版权保护也因此更迫在眉睫。“凭什么就我们这些大的音乐平台每年给唱片公司那么多钱,中小音乐平台坐享其成?”某大型音乐网站负责人李华(化名)说,如果哪一家音乐平台不同意这种模式,唱片公司会施压,并可能不再授权音乐版权给到此平台。
“我们完全有信心推动正版音乐收费化进程,这6到7家大的音乐平台一共占据整个国内数字音乐网站市场85%以上份额,大家一致行动,就会形成很大影响力。” 李华透露,国际唱片公司会进一步施压,文化部也会出台更多政策,各大正版音乐网站平台将和唱片公司一起加大力度保护数字音乐版权,盗版音乐网站可能遭遇关停风险。
这并非意味着中小音乐网站没有活路,中小音乐网站在实力不足情况下,唱片公司会部分授权,但其他部分将严格禁止,这意味着各音乐平台对曲库、MV、渠道的争夺将更加白热化。多米音乐总裁石建平表示,政府机构已加强对网络音乐的监管与指导,唱片公司也提高了对授权人门槛、细分授权范围,多米音乐明年将引入更多正版音乐内容。
百度也在积极布局,百度首页原有奔向MP3搜索的流量很快将全部转移到百度音乐。百度音乐打出口号: “MP3只是一种格式,我们需要的是音乐”。此外,百度音乐已与环球、华纳、索尼、滚石、百代、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等多家音乐内容版权方签署版权合作协议。
百度未来提供给用户的音乐服务,将基于自建正版曲库,抓取自互联网音乐资源只起补充作用。用户从百度音乐首页上点击或搜索一首歌曲最后会被带至新的百度音乐盒播放页面。同时,百度音乐更强调的是在线试听而非下载。这一切均在未来的商业模式做准备。
中国音像协会秘书长王炬对腾讯科技表示,音乐付费是大趋势,从今年看音乐受众情绪发生明显变化,一些听众苦于音乐无精品,开始愿意花钱听歌,这将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前提条件是所有音乐播放器和音乐网站需要达成共识,并且在同一时间段推用户付费下载收费;唱片业也要达成共识,即好的音乐只提供给付费下载的网站和播放器。
巨鲸CEO陈戈进一步指出,音乐不同于电影,很多人一辈子会对很多经典音乐听很多遍,比如听《教父》电影里的音乐,听杨坤的《无所谓》。在数字音乐多年发展后,一部分人对音乐的品质要求很高,尤其以音响为玩具的这一批人会成数字音乐的购买者,他的奔驰车上,他家音响,他的电视所有播的都是无损音乐文件。“不太可能同一首歌曲前一个小时听很高质音乐,后一个小时听MP3。尤其很多歌曲创作仅仅是歌手为谋生创作,质量并不高。”
或遭遇诉讼的对象——YY音乐与唱吧
数字音乐已在移动互联网展示出巨大前景。“K歌达人”、“唱吧”等热门K歌应用趁移动互联平台大放异彩,不少周围人都已在谈论唱吧;随便打开某个微博,不少草根们已不断上传自己通过唱吧录制的歌曲。众多明星也纷至沓来,成为唱吧拥趸。
不过,版权问题始终是悬在“唱吧”等应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尽管唱吧一直强调:“上传作品均由用户自愿提供,因此该作品的版权及内容真实性、合法性均由用户自行负责。”这改变不了其侵犯音乐人版权的原罪。最新的《著作权法》草案第二稿已删去新歌发布三个月后就可被翻唱的规定,这更使得“唱吧”在法律上处于尴尬灰色地带
滚石移动高级副总裁张新华对腾讯科技表示,百度MP3正版化后音乐版权保护方面好了很多,但一些中小企业侵权则让唱片公司很无奈。“他们没有商业模式,也没有盈利点,我们打官司也赔不了我们多少钱,也很难打。这些企业拿时间换空间,明明都知道盗版不对,但我等着你告,等我做大了,我再给你钱,毕竟在创业阶段公司还小。”
目前各种网络歌曲、中小艺人的原创歌曲、影视剧歌曲、欧美海外歌曲越来越多,同时用户层次提高,需求呈现多样化,普通用户对于K歌的曲目需求经不再是若干年前数量有限的那数百首,而是数千上万首,同时用户对曲库的更新需求也对云端曲库提出更为苛刻需求。由于曲库匮乏及缺乏大量用户作为其后程发力基础,唱吧缺乏后半程发力条件。
移动互联网的火热让传统音乐播放平台也在加速布局,酷狗在发布的酷狗安卓5.0版移动互联端也具备K歌功能,真正实现随时随地K歌,这本身也是对“唱吧”的潜在危险。张新华说,唱吧是一个创意模式,更容易复制,只要在腾讯上加一个功能也会分离一大批用户。
这一切让“唱吧”创始人陈华(微博) 根本不太可能在现阶段考虑更多版权问题。陈华指出“解决版权成本非常高,我们还无法提供无限量多的歌曲,我们不可能放弃发展而仅仅去购买版权。”
相对来说,YY音乐更容易成为音乐版权方攻击的对象。在音乐市场面临盗版夹击屡屡“溃败”背景下,YY音乐成长速度堪称“火箭式”,由于采用VIP会员收费等模式,今年二季度就攀升至5896万元,其付费用户35.5万人;平均每个付费用户收入254元。
与唱吧一样,YY音乐面临巨大侵权风险。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YY音乐让网民在其平台上开演唱会、唱卡拉OK的作品不是原创作品,而是借助现有音乐版权人作品获得商业利润,有一半收益需要付给音乐版权人。事实上,很多音乐版权人对自己的作品被大量商业化使用却毫不知情,也没有得到任何收益。
抢食的蛋糕——谋划移动互联网付费未来
除数字音乐市场内部环境趋于成熟外,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也给市场带来变革,这也是几大音乐平台敢于收费的勇气之一。多米音乐总裁石建平表示,PC用户习惯于免费下载,但手机用户消费习惯并未真正养成,“只要给歌曲定合理价格区间,相信用户消费习惯可以培养。”
石建平介绍,用户依然可享用当前免费内容,而付费内容针对的是那些高品质音乐,还会提供一些人性化的服务,比如付费下载、离线听歌以一些增值服务。“中国至少有7亿潜在付费音乐消费群体,如按30%月活跃度、每人每月贡献10元来算,再加上流量带来的广告收入,未来数字音乐市场规模至少将达到数百亿元。”
滚石移动高级副总裁张新华表示,滚石移动当前来自手机端的收入不到10%,但明年有可能会达到20%,甚至30%,大量低收入、低年龄、低文化人群,规模达2到3亿人,这部分人养活音乐行业。如果每个月能从单个用户那里收到5块钱,就是1年120亿的市场规模,远大于互联网公司给的版权费和运营商给音乐领域的信息费。不过,与腾讯、百度、酷我等做APP不一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滚石移动更多的是积累在音乐方面的版权。
处在艰难境地的巨鲸也在向移动互联网转型。面对移动互联网大潮,巨鲸CEO陈戈显得激动不已,称移动互联网给音乐产业带来巨大历史机遇,未来会更加波澜壮阔。陈戈透露,巨鲸有可能基于微信等平台做音乐相关服务,与QQ音乐、百度音乐等是合作关系。
此外,YY音乐尽管面临侵权风险,但也给其他音乐平台启示。如YY音乐采取增值服务模式,那些按月付费并参与VIP会员服务的用户可获得会员特权,包括优先进入某些实时的现场演出,VIP会员专属的头像、铃声、字体和表情等,并有针对性发展更多会员专享权利。YY音乐还提供在线直播音乐表演服务,这些现场演出包含卡拉OK、歌唱比赛和歌友会。用户观看演出时,可通过购买虚拟实物赠送给表演者,这也成为YY盈利的一种来源。国内这些音乐平台可借鉴YY音乐的模式,在商业模式上进行更大创新。
也可以借鉴QQ音乐的绿钻模式,如下载水木年华的歌曲《轻舞飞扬》,免费品质为3.72M/128kbps/mp3版本,但绿钻用户则可享受高品质9.30M/320kbps / mp3及无损音质25.1M/无损/ape或无损音质26.3M/无损/ flac。此外,绿钻用户在QQ票务购买演出门票,根据票价可获得一定数量Q币。绿钻模式也是目前比较成功的收费模式。
作为曾经数字音乐正版化的尝试者,陈戈指出,QQ音乐绿钻模式具有一定不可复制性,腾讯业务线很长,可辗转腾挪空间很大,如演唱会的票都可打折。此外,QQ音乐为何是在腾讯电商部分而非其他部门,这些都值得思考。其他音乐网站在收费尝试过程中不可大意。
“微博用户就是微博用户,微信用户就是微信用户,但音乐用户含金量不高,其可以在QQ音乐、在百度音乐,也可以在酷狗,有时还去豆瓣,音乐网站收费前一定要回答一个问题,用户会为什么而付费。在音乐领域不能够诚实回答这个问题,一厢情愿推任何收费服务注定会失败。况且这些音乐网站没有一家可以拥有绝对的市场份额”
陈戈告诫说,移动互联网的战争是以天计,音乐网站不可骄傲,千万不能再犯微软的错误,诺基亚的错误。而且如果单纯的将免费改成收费,这是很难的事情。这不是腾讯,百度,谷歌,亚马逊,某一家能改变的事情,甚至这几家加起来都改变不了。“为什么?原来在Napster时代,可能Shawn Fanning、Sean Parker需要请15个工程师做出像Napster的产品,现在只需要3个工程师,两个礼拜做一个音乐应用,然后以免费的策略,迅速把用户给拽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