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iPhone重新定义了手机,创业公司Fitbit正在用互联网的思维重新定义“古老”的计步器。
28岁的谢森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做研发,是个不折不扣的技术宅。直到一个月前,谢森每天午后打发时间的标准方式都是与部门里的其他宅男们扯扯闲篇,或者刷刷微博。而如今,他和同事们每天午餐之后的休闲活动却变成了到公司的楼下走上几圈。
让这些足不出户的技术宅男们改变生活方式的是一款名叫Fitbit One的计步器产品。自打有了它,比拼每天的运动量就成了谢森和同事们新的娱乐项目。
从2009年第一代的Fitbit Tracker问世,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这个拇指大小的小玩意儿已经在北美掀起了一股运动健康的热潮,在它的引领之下,个人便携式健康设备也成为了VC们的新宠。Rock Health发布的2012年投资报告显示,去年美国对个人健康工具和健康追踪服务领域的风投高达1.5亿美元。其中就包括Fitbit 公司1200万美元的C轮融资。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Fitbit的计步器也开始在国内的一线城市悄然流行起来。
计步器本身并不是什么新奇的产品,它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30年前,那么,Fitbit到底是怎样让计步器这个过气的产品重新焕发生机的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正如乔布斯用iPhone重新定义了手机,创业公司Fitbit正在用互联网的思维重新定义“古老”的计步器。
Fitbit究竟改变了什么?
虽然Fitbit是靠硬件起家,但它骨子里却是一家不折不扣的互联网公司。
在创立Fitbit之前,公司CEO詹姆斯·帕克(James Park)和CTO埃里克·弗莱德曼(Eric Friedman)曾经创办过一家名为Windup Labs的P2P照片分享网站。Fitbit已经是他们的第2个创业项目。
基于两位创始人这样的背景,从2007年公司成立的那一刻起,Fitbit就注定将以互联网的思维重塑计步器这款古老的产品。
计步器的核心理念就是要将运动数字化。在其长达几十年的产品演进过程中,传统厂商所遵循的研发思路一直是让计步器对用户运动的测量变得更加精确。从最初对步数的计量,到后来能够测量行进距离以及消耗的热量,再往后,则是将计量的范围拓展至跑步等一些其他活动,从没有一家厂商跳脱出这样的研发思路。
事实上,当Fitbit成立的时候,计步器本身已经是相当成熟的一款产品。对于当时的帕克和弗莱德曼来说,想要打造一款比行业领袖欧姆龙的计步器功能更加强大的产品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缺乏硬件开发经验是他们最大的软肋,随后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从公司成立到第一款产品正式发布,中间间隔了足足两年时间,这期间,帕克和弗莱德曼一直被上游的生产环节搞得焦头烂额,他们不得不频繁往来于美国以及位于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的代工厂之间,随时解决层出不穷的工艺问题,产品发布的日期也一拖再拖。
不过,当2009年9月第一代Fitbit计步器正式推出后,这个姗姗来迟的家伙立刻征服了消费者。在美国百思买的榜单上,Fitbit的销量很快就超过了“老字号”的欧姆龙,而且这个成绩还是在其售价远高于传统计步器的前提下所创造的。
“如果不是价格的问题,它立刻就会淘汰现在的这些产品。”一位已经做了10年计步器生意的业内人士如此评价Fitbit这个搅局者。
传统的计步器在统计完用户的各项数据后,就算光荣完成了使命,至于后面这些数据该如何利用,是用户自己的事情。实际上,传统的厂商完全忽视了这些数据的价值。
而Fitbit恰恰是发现了这个机会,它对前辈们最大的颠覆就是用互联网的方式激活了这些数据,并且让数据所蕴含的能量得以释放。
运动完毕后,所有的数据会自动上传至云端,并且从去年发布的Fitbit One开始,还可以通过蓝牙4.0与iPhone和部分Android设备实时同步数据。在Fitbit的网站和客户端上,所有这些运动数据会自动生成一系列专业的分析报表,用户可以一目了然地掌握自己的运动情况,并且及时作出调整。在Fitbit的社区内,用户之间可以进行运动数据的分享和比较。如果你愿意,还可以选择将自己的运动情况同步到社交网站上,号召朋友们一起参与进来。
从这样的设计中不难发现,Fitbit的产品思路并没有局限在对用户运动数据的度量上,实际上它有着更大的野心。计步器只是其庞大产品体系当中的一环而已。
去年1月,Fitbit将目光投向了另一个“古老”的产品——电子秤。在2012年1月的CES上,Fitbit公司推出了智能电子秤Fitbit Aria,它能够同时管理8名不同家庭成员的体重、脂肪含量、BMI等数据,当然,在称量完毕后这些数据会自动同步至云端。
对于Fitbit来说,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一步。
Aria的适时出现在锻炼身体与个人健康这两个不同的维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就是将用户每天的运动量与体重变化情况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这样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形成日常锻炼的习惯。对于被肥胖问题困扰的美国人来说,这样的设计显得相当贴心。Fitbit的官方数据显示,将减肥设为运动目标的Fitbit用户平均体重减轻了13磅。
不仅如此,用户还可以通过Fitbit的网站或者手机客户端记录每天的饮食情况,网站会自动换算出食物的热量。
通过对运动、饮食、健康三个方面的监测,形成了一个针对能量摄入与输出的闭环结构,从而构建起一套立体的个人健康管理系统。利用这样一套系统,Fitbit已经开始尝试一些增值服务。只要一年花50美元成为Fitbit的高级用户,就可以得到健身指导、营养建议以及睡眠咨询等服务。
Fitbit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传统的计步器厂商难以想象的,利用互联网的思维,Fitbit从计步器这样一个不起眼的产品切入,正在将过去互不关联的领域打通,延展出一个庞大的移动健康管理产业。
找到用户的痛点
为什么Fitbit能够迅速流行?当然是因为它找到了消费者的痛点。
传统计步器最大的缺陷就在于无法产生足够的黏性抓住用户,用户流失十分严重。
事实上,绝大多数传统计步器的使用者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放弃:有的是因为将计步器落在旧衣服的口袋里被扔进了洗衣机,更多的情况则是把这个不起眼的小玩意儿弄丢了,少部分能够坚持下去的人最终也因为计步器电量不足后嫌换电池麻烦而放弃。
虽然用户流失的具体原因千奇百怪,但是背后最根本的一点却是共通的,那就是人的懒惰。惰性是计步器这类运动产品的天敌,人不运动,就没有数据产生,没有数据,计步器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在过去与惰性的战斗中,失败的往往是计步器一方。
所以,想要扭转战局,就一定不能被惰性打败。Fitbit用来对抗懒惰的武器是人性的贪婪。
试想一下,一位已经走了9999步或者消耗了999大卡热量的用户,即便他此时再觉得疲惫,也一定会咬牙坚持再多走一步,再多消耗1大卡。这就是贪婪的力量。
当用户在使用Fitbit一段时间后,网站上累计的卡路里消耗值以及步数就会变得如同银行里的个人存款一样让人难以割舍。甚至有用户在Fitbit的官网上留言,称自己有一次上班时忘带Fitbit的计步器,结果一整天都心神不宁。
美国田纳西大学人体运动学专业研究人员的调研显示,成年美国人平均每天走路的步数为5117步。而今年1月,Fitbit创始人詹姆斯·帕克曾向TechCrunch披露,Fitbit用户平均每天要走6000步以上,远高于美国人的平均水平。
虽然很难说一种人性能够完全战胜另一种人性,但是至少贪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牵制懒惰,对于希望用户多多运动的Fitbit来说,这就足够了。
除了这种人性内在的制约与平衡之外,Fitbit激励用户运动的另一种手段就是社交与分享。
很少有人能够只靠自己的毅力一直坚持锻炼下去。看看那些退役的运动员吧,由于没有了比赛压力和教练督促,几乎无一例外都会在退役后渐渐发福。
所以适当的压力是必须的,而互联网的社交分享功能用户带来这种压力。在Fitbit的网站上,好友之间能够形成一种竞争的气氛,从而激励彼此运动。如果你不介意公开自己的体重数据,那么还会产生更强的动力去运动,因为没人愿意让外人看到自己的体重在不断增加。
而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Fitbit的官方论坛上不乏一些减肥成功人士所分享的成功经验,最近的一个帖子里一位45岁的女性用户声称自己在过去一年时间内已经减掉了110磅,接近50公斤的体重,这样的现身说法对于有着同样减肥诉求的用户来说无疑相当励志。
将计步器与互联网结合,用“数据+社交”的模式打败用户的惰性,这才是Fitbit成功的最根本原因。
不过,除此之外,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因素也在不经意间成就了Fitbit的流行。
作为局外人,帕克和弗莱德曼能够为行业带来全新的视角。在产品设计阶段,正是由于缺乏硬件设计的经验,帕克找来了行业内顶级的工业设计公司来为Fitbit“量体裁衣”,这让Fitbit的产品一扫传统计步器“老土”形象,在产品外观上变得时尚而又不乏科技感。
这样的微创新在传统厂商眼里或许只是雕虫小技,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尤其是女性消费者来说,却能够直击她们的痛点。
传统的计步器在外观设计时很少考虑女性用户的使用习惯,当她们在穿着连衣裙时,出于美观的考虑没办法随时佩戴计步器。而Fitbit的U型结构使女性用户能够将它别在自己的内衣中间,这甚至在美国的女性用户中形成了一种潮流。
面对挑战
步入2013年,6岁的Fitbit在经历了过去两年的快速发展后,也正在面临一些考验。
2007年成立时,智能手机还是个稀罕的玩意儿,传统的手机功能有限,Fitbit必须自己开发硬件来作为数据采集的入口。然而随着智能手机在过去几年的普及,基于智能手机的运动类App层出不穷,Runkeeper和Endomondo等都已经汇聚了千万规模的用户。Fitbit的定位开始变得有些尴尬。
“手机应用精准度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至少在90%的情况下是没问题的。”国内运动轨迹应用益动GPS的创始人张翮告诉《商业价值》,“另外随着硬件的发展,以后手机应用的数据准确性也会越来越高,这个时候外设就更成鸡肋了。”
眼下,Fitbit最主要是通过卖设备来赚钱,但是它的计步器还能大卖多久,这实在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无论是计步器还是电子秤,这些产品本身的技术含量并不高,所以Fitbit没有足够坚固的技术壁垒抵御对手的冲击。虽然表面上Fitbit风光无限,但是一大批类似的产品已经问世,其中不乏Jawbone UP这样的强敌,以及Striiv计步器、LG Smart Activity Tracker腕带、BASIS智能运动腕表等后起之秀。相比之下,Fitbit在今年CES上发布的Flex腕带几乎完全照搬前代的旗舰产品Fitbit One,仅仅将产品造型做了一下调整,明显新意不足。
此外,对于像耐克和阿迪达斯这样的传统运动品牌来说,运动数字化同样被他们所看重。另外一家最近几年在美国市场上强势崛起的运动品牌Under Amour就已经在尝试开发具有运动监测功能的服装产品。
更重要的是,苹果和三星等厂商已经瞄准了手腕这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关于iWatch的各种小道消息层出不穷,由于手表型设备的便携性特点,因此十分适合与那些具备运动属性的产品结合。未来计步器产品的功能很有可能会被直接整合到这些大厂商的手表产品当中。换言之,Fitbit目前赖以生存的计步器很有可能被大厂商抄掉后路,虽然这样的情况一时半会还不会发生,但从现有的趋势看已经足以让Fitbit紧张了。
对于Fitbit来说,转型已经迫在眉睫,如果坚持继续做硬件,那么一个可能的演进方向是延续Aria电子秤的思路,复制计步器的成功模式,开发更多的专业性的健康周边设备,比如针对血压、心脏的便携式健康仪器。但是对于一家资本并不雄厚的创业公司来说,不断开发新的硬件,难度着实不小,Fitbit的下一步很可能会转型去做平台,专注于数据挖掘,依托自己的线上平台以及收集到的海量用户数据,创造出更多的商业机会。
无论未来怎样,Fitbit将计步器这样一款已经被判死刑的产品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足以为它赢得业界的尊重。从这家公司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互联网对传统行业产生的巨大影响,看到了产品细节创新的重要。而Fitbit再造计步器的成功案例也证明了“软件+硬件”模式的可复制性,尤其是对一些看似毫无新意的产品,或许一些互联网元素的注入,就可以让它重获新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