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的江湖里,百度大多数时候是“被扮演”着一种“高傲盟主”的角色——背景殷实且江湖地位不可动摇。实际上,这样一种难以高攀的形象,也让百度备受压力:做投资并购,必须 “豪迈”;做项目,必须高额盈利。一旦发生类似此次接洽新浪微博而后又淡出竞购的情况,就会引来“迟缓”、“纠结”的评价。高热的聚光灯下,容易让我们失去正视这位 “高傲盟主”真实战略思路的平常心。静下心来看百度在投资并购领域的动作,看似花叶间错,实则不离其宗,地地道道是一套值得细心品味的“迷踪拳”。
思考1
最大收购案为何偏爱PPS非新浪?
近期“阿里浪”联姻以其话题性,一时间吸引了众多眼球,让坊间此前盛传“百度通过爱奇艺收购PPS”渐渐淡出视野。从现金支出上看,百度如确定收购PPS,花出的真金白银,实际上已经超过了那次同样震撼国内视频行业优土合并案,甚至也不亚于正在发生的阿里入股新浪的案子。作为国内现金持有量最多的互联网公司(百度持有324亿元人民币,腾讯持有271.89亿元人民币,阿里巴巴持有约54亿美元),百度实则拥有最活跃度的收购能力,但为何他却放弃了如今炙手可热的新浪微博,转而将重金投掷别家?
其实,这不得不谈到百度独特的并购策略。有两种对象会吸引这只大鳄:一是独立业务的前景,意思是要对象有团队到商业模式上的独立,为自己找到以后培养的好苗子或者是侠伴;二是能和百度进行战略协同,双方能通过整合形成合力,使其增强功力。虽两点着眼点有所不同,但却都是为战略进攻而谋略。那么是不是说,收购新浪微博就不是进攻?
从产品性质上看新浪微博和PPS都属于“媒体”,也都拥有着价值内容。但在搜索为核心的导流效果上,两者却差别巨大。不仅如此,新浪微博内部用户流的独立性,还会拉扯百度原本以“围绕搜索核心”策略。即使勉强并之,其作用仅仅是百度在互联网入口上的“护城河”,而非进攻之军。虽表面看差异不大,但兵机之妙,非当局者不得解之矣。
对于这种收购策略,知名投资人、原红杉资本创始人张帆也表示欣赏。他甚至直言:“为什么是阿里投资新浪微博,而不是百度。答案很简单,这笔投资对于即将上市的阿里而言,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百度的投资方向其实一直都很清晰,重点是战略业务,而不是防御,在去哪儿或爱奇艺的战略布局上,百度是志在必得。我个人比较看好百度的投资策略,目标明确,理性判断,不人云亦云。”而百度若真以3.5亿美元收购PPS,正是看重了其在视频行业的独特地位和潜在的变现能力。不仅如此,PPS这名猛将的加入,也让百度帮助其实现了对PC端流量整合。
思考2
怎样寻找决策的理性支点?
作为国内站长盟主的百度拥有数百万的站长资源。而为了与这群互联网的创业军有更多合作的机会,早在2010年8月14日,百度联盟就发起并成立了百度互联网创业者俱乐部。出拳早,但也不得不面临对庞大数量创业项目的筛选,求贤若渴的同时更需“斟酌”。如何通过收购或控股,提升百度价值同时,也让其与百度大搜索又有非常好的协同效应?对待创业者如此,对待行业级并购也是如此。这也正是百度令自己保持清醒、避免跟风和过热的核心支点所在。翻看百度今年收购案例:从2011年收购去哪儿,到2013年控股点心、收购PPS,会发现百度始终未将重心脱离搜索业务。以最近极有可能发生的3.5亿美元收购PPS为例,除了其深知在线视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垂直领域之外,百度更是看中了很多人使用百度进行视频搜索从而实现数据导流互通的原因。
找到支点的另一个意义,则是在确认的核心战略领域,可以放手一搏,以协同百度大战略完成更大战场上的进攻。从最近公布的财报上看,百度仅在一个季度就为爱奇艺充粮0.9亿~1.2亿人民币。从资金的用途上分析,这些投入基本都用于其在内容版权上的花费。从规模上看,这几乎算得上是其他几家视频网站版权投资上的总和。在此方面投入的坚定决心,恰好与考察时的审慎态度相得益彰。
从多角度评估,最终以投资目标能否有力支撑自身核心业务作为决策关键点——这恰恰是成熟企业投资策略的核心表现之一。就算退一步来说,百度经常在收购时做“长考”,也无可厚非。被大并购拖累甚至拖垮的企业比比皆是,近两年的惠普可谓是血淋淋的实例。按照百度的一贯作风,赚吆喝、博眼球的事情是从来不做的,更何况并购是为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选伙伴,岂可儿戏?
思考3
未来“大手笔”会向何处?
如果说数亿的投入,还让人对这位拥有百亿现金储备大鳄有所疑虑。那百度正在进行的对于未来产业的投资,或许更能说明问题。在云计算的基础建设上动辄过百亿的投资,揭示出这位互联网狠角色勇猛的一面。
虽说建设云端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用户提供存储、巨大的数据库,但其实要完成这项庞大工程的公司在国内却寥寥无几。特别是早期阶段用于基础设施的支出数百亿的规模,更是让人惊叹。
而在近期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百度管理层重申了在云计算服务上投入的决心,和通过收购一些小公司,达到在移动搜索和在线视频市场继续增长的战略。通过抢先布局,百度的搜索框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实现接近80%的智能手机覆盖率。另一方面,百度搜索APP也已有超过3000万用户量级的规模,并预计能在年底实现“翻倍”。如何继续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扩展,并通过在人工智能以及自然语言处理方面的投入,云计算方面的加速建设,甚至对用户端产品的完善,或许都将会是百度未来“大手笔”所指向之处。
天府早报记者 孟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