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消息,第一届中国互联网金融高峰论坛、支付清算市场创新开放研讨会在京举行。目前,线上转接和清算网络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已经逼近银联线下支付清算网络,开放和改革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根据支付清算协会《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3)》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0万亿元。其中,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增长迅速,处理互联网支付业务104.56忆笔,金额6.89亿元;移动支付业务处于发展阶段,处理移动支付业务21.13亿笔,金额达1811.94亿元。
基于互联网的支付清算网络,极大地降低了小微企业和消费者的支付结算成本,此外也促进了我国支付清算市场创新和效率的提升。
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创始人胡延平(微博)在会上表示,支付清算市场的开放是大势所趋,符合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战略要求。
央行已为开放市场做好准备
为了促进支付清算市场的开放,央行进行了相关政策的调整,主要体现为相关文件的废止。
被废止的文件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统一启用“银联”标识极其全息防伪标志的通知》、《银行卡联网联合业务规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规范和促进银行卡受理市场指导意见》、《2001年银行卡联网联合工作实施意见》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做好银行卡联网通用工作的通知》。
这意味着传统卡组织的内涵和形式已经不符合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此外,第三方服务商可以从事银行卡信息的交换业务。
可见,央行开放支付清算市场的政策意图明显。
我国支付系统面临诸多挑战
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支付系统与组织仍面临诸多挑战。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杨涛认为,我国支付清算市场主要挑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基础法律制度有待完善,《票据法》及《支付结算办法》的颁布实施,维护了支付结算秩序,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漏洞;
第二,需促进各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加强一体化建设;
第三,适应国际化趋势,与全球支付体系进行整合和接轨;
第四,加强监管协调,提升支付清算体系的地位和作用,把其作为货币政策与流动性管理的重要支撑;
第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创新,提高系统效率和安全;
第六,多元化,将多种功能的支付组织进行互补,政府与民营支付组织并存;
第七,需求驱动,随着整个支付行业由供给导向型转变为需求导向型,支付行业出现大量专业化的第三方机构;
第八,平衡支付便利与安全二者之间的关系。
杨涛还表示,相比较于国外成熟的支付清算市场,在未来,我国支付体系需要以国际化市场的标准来规范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