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令人震撼的地方,不在于它暴露了赤裸的灵魂,而是在于,这部影片仿佛暗示贾斯汀·霍尔可能从此以后再也不会敞开心扉了。在自我暴露上,霍尔总是喜欢走极端。当他最初开始在网上写东西的时候,“透明”(transparency)一词尚未被赋予其现代意义:公开、无秘密、有问必答。但“透明”却从一开始就是贾斯汀·霍尔的行为准则,是他将自己的网站变成了一个玻璃房子。
在一个不敢妄加预测的年代,戴夫精确地预见到,有一天,在激情而非利益的驱使下,很多人都会在他们的个人网站上为自己说话。而作为一个懂得自我引导式进步的人,他公开向大家展示,自建博客的做法确实能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他曾设想会出现一个轻松、充沛、免费的自我表达的氛围,当时这个设想遭到了很多人的讥笑,被认为是不切实际、太过理想化和过度吹嘘。然而今天,他的设想竟成了现实。
2000年2月,“连线新闻”注意到,博客“几乎是一夜爆红”,而且博客的数量也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那年年初,Blogger有大约2 300名注册用户;4月14日,Blogger官网发布新闻称它的活跃用户已经达到了1 000人。在当时,人们依然认为博客是一项纯手工、劳动量大的工程。而这个数字对于当时来说,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
“9·11”恐怖袭击让政治博客的声音,一夜之间突然变大了:它让稚嫩的政治博客写手突然开始疯狂地发表帖子和链接,而且还吸引了一大批新手加入这一行列。
在美国各地的地下室和家庭办公室里,人们声嘶力竭地咆哮着他们的愤怒和悲伤,他们四处询问、到处打听消息。还有很多人发现,电视新闻和纸媒报道根本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
盈利博客的兴起可以被视作是一种合理的、自然的发展过程——因为几乎所有的新媒体都会走向职业化。Blogger的创始人梅格·奥瑞汉在2002年就曾经这样说过:“只有摸索出一个财务模式来支持职业博客的创造与维护,我们才有可能看到最棒的、下一代的博客出现。” 不过,一旦人们开始通过博客赚钱了,那博客的性质也就永远改变了。
随着博客数量暴涨,多数读者也开始发现,他们经常会无意中看到一些他们很喜欢的博客。然后你就会通过一个博客发现另一个博客,从某种程度上说,你读的博客越多,就越想读。直到最后,当你面对博客的汪洋大海时,绝望地一摆手,喊道:“太多了!”博客圈内贪心的信息瘾君子会四处搜寻工具,帮他们在更短的时间内看更多的帖子。
最开始,职业记者对博客的态度,以及他们对它的报道都带有一种围观的味道。后来经过很长的时间,他们才开始慢慢积极地对博客进行诋毁和贬低。编辑和记者们发现,他们的权威竟然遭到了博客写手的质疑,而他们的文章也受到了相应的挑战。结果,他们带有戏谑和轻视的忽视态度便引爆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辩论,即“记者与博客写手之争”。
如今,不管你想在网上做什么或说什么,最后你都极有可能是借助博客实现的(或部分实现的)。不管你要搜什么,总会有某个博客写手能告诉你。如果出于某种原因还真没有的话,你还可以自己想办法,然后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以便读者们贡献自己的知识,改正你的错误。这种包纳一切知识的过程虽然稍显随意,但却为网络带来了相当丰富的信息,就像风带着种子恣意播种在某片野外草地上一样。
在历史上,媒体形态和技术的接续都遵循着一个可以预料的模式:每个新发明到来的时候,都会嚣张地宣称自己会接替前任。
但当尘埃落定之时,人们才发现,多数情况下,新的发明并没有消灭它的前任:它只是重新定义了前任而已。虽然现在都流行Facebook、MySpace和Twitter了,但人们还是会继续写博客、读博文——但人们写博的模式可能与以前不同了。 |